朱 駿12月5日,由著名劇作家王軍武編劇、陜西唐梨園秦腔影劇院精心創(chuàng)排的紀實秦腔現代戲《張明俊》,在漢濱區(qū)瀛湖鎮(zhèn)舉行首場演出。

瀛湖鎮(zhèn)天柱山村是張明俊的家鄉(xiāng),紀實秦腔現代戲《張明俊》是根據全國勞動模范、瀛湖鎮(zhèn)天柱山村原黨支部書記張明俊生前先進事跡創(chuàng)作,生動再現了他十幾年如一日,牢記宗旨、勇于擔當、廉潔奉公、甘于奉獻,制定了改變天柱山村窮困面貌的七年規(guī)劃藍圖,并實現了通路、通電、通水的“三通”計劃,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,讓山區(qū)群眾也過上了城里人羨慕的新生活,集中體現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對黨的事業(yè)的無限忠誠,對農村工作的無限熱愛,對人民群眾的無限深情。他把大愛撒遍了天柱山村的每個角落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

彭艷是瀛湖鎮(zhèn)中心小學教師,也是天柱山村人,已從教17年。在觀看了大型的秦腔劇《張明俊》后,張支書的感人事跡、經常到學校看望學生、慰問老師的場景又一幕幕浮現在了她的眼前。彭艷說,現在張支書雖然離開了我們,但他的感人事跡一直溫暖著大家。作為一名教師,一定會傳承他的精神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。
演出結束后,演職人員還來到張明俊事跡展覽室實地參觀,近距離感受張明俊生前的光輝形象。來自陜西唐梨園秦腔影劇院的演員、《張明俊》劇中張明俊人物的扮演者鄭藝權在參觀完以后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,動情的告訴記者,“以前在排這部戲的時候,對張明俊的認識只僅僅局限于劇本,這次來到天柱山村演出以后,感覺身臨其境,對張明俊同志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,相信以后會把這個角色在舞臺上塑造的更加完美,也會更廣泛的把張明俊這種大愛無疆的精神傳播下去”。
張明俊是漢濱大地上產生的優(yōu)秀共產黨員和勞動模范,陜西唐梨園秦腔影劇院用藝術的形式把張明俊的事跡搬上舞臺,是對好支書張明俊的深切緬懷,也是對全區(qū)干部群眾的一次再教育、再動員。據了解,紀實秦腔現代戲《張明俊》在瀛湖鎮(zhèn)舉辦首場演出后,還將繼續(xù)在瀛湖中學、流水鎮(zhèn)、五里鎮(zhèn)以及安康劇院進行巡演。通過這五場演出,讓當地群眾,尤其是廣大黨員和領導干部真正受到精神的洗禮和心靈的震撼,繼承和弘揚張明俊的寶貴精神,不忘初心、繼續(xù)前進,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、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、共筑中國夢的新時代,為建設美麗和諧新漢濱而努力奮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