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4日,本網報道《上下學之路:堵在哪兒?》引起了讀者的廣泛關注,不少網友都發(fā)表了自己的看法。吐槽、建議、感慨,無不流露出對安康孩子的關心和對于家鄉(xiāng)發(fā)展的關注。本刊特別選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留言與讀者共享。
記者 陳曦 實習生 劉燕 劉雪蕾 整理
合理配置教育資源
冷漠的回歸:把孩子都轉到市區(qū)上學,這本無可厚非。但市區(qū)究竟能容納多少人、多少學生?農村學校學生缺員,城區(qū)學校人滿為患。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冷靜思考。
Nr筱繁哥:將城區(qū)內兩所高中全部轉移到高新區(qū),然后將空置出的校區(qū)作為市區(qū)初中和小學的校區(qū)。
彩虹愛戀之星空:漢濱小學門口就是大馬路,到了中午上學的時候,小學的都要家長接送,人特多特堵。自從漢濱初中改成漢濱小學,中午上學那條路就沒順暢過。
半夜打雷了:搞不懂,為啥把幾個學校都安排到一條路上,就因為那條路叫育才路嗎?
瞭望金州:如果市一小嚴格按照政府公布的學區(qū)范圍招生,那會少多少學生?有多少個學生上下學步行會超過十分鐘?
培養(yǎng)孩子的獨立性
傍晚江邊看雨:說到底都是不放心路上的安全問題,要是都不去接了,你看路還堵不?我覺得主要還是教會孩子自己注意安全,還要嚴格管理,嚴格執(zhí)法,為孩子們的出行創(chuàng)造一個安全的環(huán)境,這樣才能減輕很多人的負擔。
愿做學霸不做仙: 培養(yǎng)孩子獨立才是根本!我現在初三,對有的同學真的很無語。家離學校不遠,一天到晚讓家長接送。那家長說是背個書包怕把娃累著了,真的覺得無法理解。
藍韻獨殤: 說到底還是我們父母太溺愛了。現在的孩子有幾個回家會幫家里干一下家務活?恐怕不少已經很大的孩子,飯都是父母給盛好端來。
Biangjiang:起初部分家長接送造成校門口擁堵,嘈雜混亂的校門口使人不安全感陡增,于是更多的家長不得不放下工作事務參與接送。這是一種惡性循環(huán)。
學校和政府提供更多服務
醉美安康: 我看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學?梢愿纳茥l件,提供午餐,孩子中午不用兩頭跑,既解決擁堵,又節(jié)約時間!下午用課外興趣班分流學生,自然就錯峰了。
一陣風一陣雨9:我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都在外地上學,中午都在學校吃飯,每頓飯6.5 元。每天早晨上班前送孩子到學校,下午5:00—5:30再到學校把孩子接回來。多說一句,在蘇州等地,政府機關和事業(yè)單位大部分工作時間都是8:00—16:30。
當姐真不易:學校必須承擔起責任,不應該限制學生早到。市一小5年級和6年級的學生家長可以到文昌路口、南環(huán)路路口、衛(wèi)校門口這三個地方接送孩子,5年級到6年級的孩子可以自己走完這段路。
阿凡提智斗地主:我小學是在旬陽城關一小讀的,早上在學校統一吃早餐,家住得遠的中午在學;锸成铣燥,吃完后在學校玩也行,在教室寫作業(yè)也行。而回家吃飯的孩子都排成整齊的隊伍,以班級為單位靠馬路右邊沿大路走,走到家的自動離隊即可。吃完飯想來教室寫作業(yè)的也隨時可以來。現在家長這么累,是因為學校承擔的越來越少了。
jessie725000:如果市內有專門的校車接送,收費比公交車略高也能接受,這樣校門口就不會堵啦。
改善規(guī)劃,整治交通
馬六甲客: 人行道上的攤販應該清理,還道于民。特別是在最擁擠的路段,本來就不寬的街道和人行道,擁擠上千人,能不堵嗎?
qfry1231:政府應該盡快改造新城路,打通高井加油站到城市風景之間的高井路,這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Joseph_maomao: 其實學校所在路段都不寬,但是路兩邊竟然還能允許停車,我實在搞不懂有關部門是怎么想的!同時還有占道經營問題,小攤販總跟城管打游擊,再加上電動車行駛、逆行、停放,人行道不堪重負。試問人該走哪兒呢?
雙安石頭:育才路可以全面實行禁停,上下學時段機動車禁行,把路騰出來了,把安全搞好了,叫娃子自己騎車或者走路去,大人送到兩頭就可以了!
愿做學霸不做仙: 機動車周一到周五都是禁行的,可是交警一不在,就沒辦法了,而且也僅僅是禁行機動車,電動車人家都不管。堵路的全都是電動車。我是漢濱初中的學生,我們最清楚啊。 (部分留言有刪減)